中科大孙永福课题组:通过构筑双活性物种实现高选择性的光催化甲烷偶联制乙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永福课题组设计构筑了一种双活性物种,研究了双活性物种高效活化和选择性转化甲烷分子的光催化性能。结合多种原位谱学技术证实了双活性物种弱化了甲烷分子中的C-H键,实现了甲烷分子的高效活化;同时,该双活性物种通过共同键合*CH3中间体,实现了高选择性的甲烷偶联制乙烷。该工作阐明了双活性物种的精准构筑对甲烷偶联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调控机制。
甲烷分子的选择性转化被称为催化领域的圣杯反应;然而,由于甲烷的极性低且C‒H键的键能高(439 kJ mol‒1),甲烷的催化转化通常需要苛刻的反应条件。工业界和学术界主要通过构建高温、高压等能量密集的条件来实现甲烷催化转化,这通常会引起催化剂积碳、失活以及副反应的发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永福课题组通过构筑双活性物种弱化甲烷分子中的C‒H键,以实现常温常压下甲烷分子的高效活化;同时,通过双活性物种共同键合*CH3中间体,以实现高选择性的甲烷偶联制乙烷。以制备的Au/ZnO多孔纳米片为例,利用金属-载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赋予了Au表面部分负电荷,构筑了Auδ-活性物种;同时,利用光激发电子转移,构建了O-活性物种。原位XPS光谱测试结果证实光生电子从O-物种转移至Auδ-物种,以建立电荷高度局域的Auδ-位点,最终促进了甲烷分子的极化。其次,原位XPS光谱和EPR光谱进一步揭示了CH4与Auδ-和O-活性物种均存在相互作用,证实了甲烷极化结构Auδ--CH4-O-的形成。同时,原位FTIR和EPR光谱揭示了Auδ-和O-物质共同稳定了*CH3中间体,形成了Auδ--*CH3-O-结构,最终促进了*CH3中间体偶联生成C2H6而不是过度氧化成COx。光催化测试结果证实在无氧体系下,C2H6的生成速率为1121.6 μmol g-1 h-1,CH4转化速率为2374.6 μmol g-1 h-1,比先前报道的光催化剂提高了2个数量级。因此,该工作不仅展示了双活性物种的精准设计对甲烷光偶联活性和选择性的调控机制,同时也对如何通过实验手段识别甲烷光催化的活性位点和揭示甲烷光催化的动态过程提供了指导。
孙永福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二维超薄无机材料的精准制备、精细结构解析及其光/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研究。相关成果入选2016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成果》,受邀参加2021年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承担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基金委面上项目、基金委联合基金、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等;入选安徽省首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022)、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9)、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2019)、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6)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等。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自然科学类,2019年),还获中国化学会赢创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022)、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6)、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新锐奖(2016)和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5)等。
【扩展阅读】
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李仁贵研究员团队:钒酸铋光催化剂的形貌对称性对光生电荷分离的影响
武汉大学肖巍团队:利用碳掺杂ZnO/Au催化剂实现甲烷光催化转化为乙烯
苏州大学张丽芬/程振平教授团队:新型无金属持久性自由基阴离子光催化剂的开发及其在NIR光控RAFT聚合中的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李振兴课题组综述:用于光/电催化的铈基纳米材料
天津大学张宝教授团队:原位硫、硒杂原子掺杂策略提高共价三嗪骨架材料的光催化析氢性能
武汉大学郎贤军课题组:苯并三噻吩共价有机框架(COF)与TEMPO协同光催化硫醚选择氧化
钟家松教授/陈丽华教授/苏宝连院士团队综述:基于三维有序大孔材料的光催化污染物处理以及水体杀菌
冯宇华课题组设计合成具有显著增强光催化效率的新型三元Janus构型Z-scheme金属-半导体复合纳米催化剂
暨南大学陆伟刚/谢默/李丹团队综述:MOF基光催化剂在需氧型反应中的应用
上海交大麦亦勇&周永丰团队:超薄MOF纳米片为载体的钴单原子光催化剂用于CO2还原
王齐与马胜前课题组合作研究取代基调控g-C3N4/COFs异质结载流子分离效率及光催化氧化还原性能
罗峰教授课题组设计合成双功能钍基卟啉MOFs实现高效光催化还原U(VI)耦合有机分子氧化